滑雪障碍技巧比赛:冬奥会最刺激的极限运动背后的故事与技巧
在皑皑白雪覆盖的赛道上,运动员们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俯冲而下,面对连续设置的栏杆、跳台和波浪道——这就是滑雪障碍技巧比赛(Slopestyle),冬奥会上最具观赏性的极限运动之一。 这项运动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代的北美滑雪场,当时一群热爱自由式滑雪的年轻人开始在场地的道具区尝试各种花式动作。2014年索契冬奥会首次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此这项融合了滑雪、体操和街头文化的运动登上了世界舞台。 去年北京冬奥会上,瑞士选手尼古拉斯·胡贝尔凭借独创的"倒滑接正滑1440度转体"动作拿下96分的历史高分。 "我们每天要在气垫上练习6小时基础动作,"中国国家队教练李明透露,"真正上雪训练前,每个新动作都要在蹦床和气垫上重复上千次。"运动员们还需要进行专项核心力量训练,因为一个标准的空中转体动作需要爆发相当于自身体重5倍的力量。 不同于普通滑雪板,障碍技巧专用板更短(通常150-160cm)、更轻,板头板尾上翘角度更大以便完成倒滑动作。知名选手苏翊鸣就特别定制了印有中国龙图案的碳纤维板。当滑雪板遇上障碍物:一场速度与技巧的完美碰撞
▶ 起源于街头文化的冰雪艺术
▶ 评分标准的三大关键要素
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秘籍
装备选择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