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奥运会:各国为了提高比赛成绩,让女运动员赛前怀孕、流产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两名美国女短跑运动员艾莎福德和霍克斯的表现震惊了苏联专家。艾莎福德夺得100米短跑冠军,霍克斯更是拿下三枚金牌,并打破两项美国纪录。按平时训练成绩来看,她们本应不及苏联选手,为什么这次却有如此惊人的超常发挥?
经过调查,苏联科学家发现,这两位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未有明显变化,但她们共同的秘密是赛前怀孕。最初,他们以为她们服用了兴奋剂,但药检结果一再令他们失望,反而引起注意的是她们都刚刚生完孩子。
霍克斯比赛时距离生育仅三个月,艾莎福德也不到一年。这个发现终于解开了为何未用兴奋剂却能快速提升成绩的谜团。
怀孕对运动员身体带来的“益处”其实不少。首先,怀孕会导致女性停止月经,避免痛经困扰;其次,怀孕初期身体内含氧量提升,代谢率加快,心肺功能增强,且孕期多汗有助于散热;此外,激素水平上升,逐渐增大的腹部相当于负重训练,强化了下肢力量,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运动员成绩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
苏联科学界对此发现欣喜若狂,立即向上级报告。苏联体育部门迅速行动,准备在下一届汉城奥运会上复制这一“成功”经验。
政府安排了数名退役女运动员,去劝说即将参赛的女选手们。表面上看是征求自愿,实际上是以国家荣誉为筹码,强迫运动员接受这项要求。毕竟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权利常常被忽视。
最终,苏联国家队26名女运动员中,有10人同意在赛前怀孕。她们大多没有丈夫或男友,因此采用了人工授精的方式。汉城奥运会上,这些运动员确实取得了不俗成绩,但赛后没有一个人选择生下孩子。苏联政府为她们支付了流产及住院费用。
流产对女性身体伤害极大,不仅有感染风险,还可能影响未来生育,严重时甚至导致子宫摘除。但为了荣誉,许多运动员甘愿冒险。
消息传出后,苏联“怀孕兴奋剂”的秘密引发国际关注,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使得奥运赛场上充斥着孕妇选手,场面一度令人错觉仿佛走进了产科病房。
不仅如此,在诸多后续体育赛事中,孕妇选手的现象屡见不鲜。1989年世界滑雪锦标赛上,奥地利女滑雪选手尤里卡·迈耶尔怀孕三个月夺冠,药检未发现兴奋剂,却凭借孕期激素和日常训练,轻松完成高难度动作,拿下高分。虽然其他国家质疑,但因当时法规空白,奥委会主席也只能无奈表示“下次注意”。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因为对“怀孕兴奋剂”的需求,为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借口和机会。
多数国家虽采用人工授精避免强迫运动员与异性关系,但仍有例外存在。1996年,德国电视台采访前女子体操团体冠军奥尔加·卡拉索娃,她首次向公众吐露心声:当年教练逼迫她与男友发生关系,并强制怀孕,若不从将失去参赛资格。她忍辱负重,只为梦想拼搏。
比赛后教练又强迫她堕胎,造成身心双重创伤。如此用生命换取的胜利,实在令人愤慨和痛心。卡拉索娃的勇敢揭露,也揭开了国际体坛的黑暗面纱。
更令人气愤的是,美国一方面高举人权旗帜,反对体育界不公平和非人道行为,另一方面却暗中操作更为阴险的“流产兴奋剂”。
被苏联两次压制的美国科学家们不甘示弱,研发出更高效、更快速的流产手段,取代了怀孕兴奋剂。流产不仅保留了怀孕时激素变化的优势,还因无胎儿负担,大幅减轻身体压力,助力运动员表现。
这种技术很快在全球流传,许多国家跟风使用,成为残酷的“流产兴奋剂”重灾区,而美国尤为突出。
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桑娅·理查德·罗斯在自传《追逐恩典》中坦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她意外怀孕,选择流产后在接力赛中夺冠。她是幸运者,但她也坦言大多数女运动员至少经历过一次流产,成为“常态”,令人心寒。
幸运的是,当“怀孕兴奋剂”“流产兴奋剂”等丑闻引起广泛关注后,国际体坛开始整顿,严令禁止强迫女运动员怀孕与堕胎的行为,严防生命被当作胜利工具的恶行再现。
如今,赛场上不再见到被胁迫怀孕和流产的女运动员,女性的尊严逐步得以恢复,权利也回归到她们自己手中。
自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成立以来,奥运会始终秉承传播“爱与和平”的宗旨,鼓励青年参与体育,促进世界和谐。那些为了胜利铤而走险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奥运精神,更是对生命的极大侮辱。
虽然奥运历史曾有阴暗时期,但现在的奥运正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力求公平与纯洁。
中国迄今主办过两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凭借强大综合国力展现东方巨龙的崛起,让世界见识了中国力量。投入420亿美元建造的鸟巢、水立方等标志性建筑,成为中国实力的象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大壮观,至今令人称道。尽管当时中国正经历地震、雪灾等多重考验,外界仍有人质疑中国能否成功举办,甚至有英国《泰晤士报》将其与希特勒1936年奥运会相提并论,称其只是夸大其词。
但中国运动员和教练团队拒绝采取任何不公正手段,以绝对实力赢得尊重,最终以51金、21银、28铜名列奖牌榜首,体现大国风范。
2022年冬奥会更是科技与公平的典范,首次使用“猎豹”“飞猫”等高清摄像头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确保比赛公正无误。兴奋剂检测采用先进的干血点技术,覆盖更广,效率更高,切实杜绝违禁药物使用。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的奥运精神——“互相理解、友谊长存、团结一致、公平竞争”——正是中国健儿在赛场上的真实写照,她们不仅赛出了水平,更赛出了风采。
历史上许多杰出女性运动员从未依赖怀孕或流产等肮脏手段,凭借个人实力赢得荣誉。以我国为例,东京奥运会上女性力量尤为突出,近三分之二的金牌由女性选手斩获。
射击运动员杨倩凭借卓越表现夺得女子10米气步枪金牌,举重健将侯志慧摘得女子49公斤级冠军,跳水新星全红婵以三次满分跳水刷新历史纪录,毫无争议地问鼎金牌。
2022年冬奥会上,“青蛙公主”谷爱凌大放异彩,成为首位完成自由式滑雪前空翻两周加转体四周动作的女性,斩获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她坦言:“我不为冠军而战,更看重自我突破和享受比赛过程。”
此外,女子自由泳接力队、“高龄”铅球名将巩立姣、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选手徐梦桃等,都向世人展现了健康、拼搏与美丽的女性力量,狠狠打脸那些试图通过怀孕、流产等肮脏手段取胜的人。
女性的力量始终存在,她们无需借助任何不正当手段,也能赢得掌声与尊重。
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舞台,应向世人展现健康与活力,促进各国交流与友谊,推动“地球村”居民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奥运赛场上,成绩从不是唯一,依靠不正当手段夺冠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也是对多年努力的极大不尊重。唯有公平竞争、凭实力赢得的胜利,才最值得自豪与铭记。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中国综合网,盘点2022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的金牌获得者
[3]. 澎湃新闻,数读奥运中国女性力量:近三分之二的金牌由女子获得,东奥会女运动员人数占比近七成
[4]. 光明网,科技让冰雪运动更干净
[5]. 环球网,看懂2008年,你就懂了中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