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点球大战|韩国世界杯最好成绩|SNCB酒店里的世界杯惬意时光|sncbhotel.com



黄金竞技年龄仅几年 东奥若取消运动员等得起吗?

另外由于人才竞争、训练方式、个人规划等问题,我国在田径、排球等项目上,运动员的竞技年龄比世界普遍平均水平要短,退役时间也更早。

在所有运动项目中最虐的可能就是女子体操。

“运动寿命短”、“成名早、退役早”是很多人对这个项目的印象,而遗憾的是,许多统计都证明这个想法可能是对的。有学者统计了50余年间女子体操的获奖运动员信息,结果奥运会获奖主体年龄集中在16-20岁之间,而世锦赛获奖主体年龄集中在16-19岁之间。

田径总体看起来没有那么“虐”,但如果按项目细究,有些结果也可能出人意料。比如曾有媒体统计了美国中距离跑步运动员的“全盛期”能保持多久,答案是23-26岁。那些接近30岁或30岁出头的运动员鲜少能再在赛场上有所建树。

30岁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正处在职业上升期,升职加薪成为人生赢家,而对一位运动员来说,这可能已经接近他们职业生涯的终点了。

奥运军团 青春军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在赛场,青春才是。

这让体育赛场成为一个感受“青春风暴”的绝佳场所。我们统计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部分项目运动员们的平均年龄,大部分都在25岁以下。

在年龄分布上,射击选手的年龄普遍要高于其他项目。一般射击对体能要求没有其他项目苛刻,因此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比较长。

而像游泳、体操就是比较吃“青春饭”的项目了。

再拿虐死粉丝不偿命的女子体操来说。我们现在能欣赏到高难度的动作对柔韧性有很高的要求,结果就是体操技术在发展,选手年龄在减小,伤病在增加。

与此同时,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的退役年龄也在飞速提前,1950年是29岁,1990年时就已降至24岁。

2005年,国际体联通过决议,为了保护选手成长,女选手必须年满16周岁才能参加国际大赛。这样的年龄限制也使众多体操女选手活跃赛场的生涯注定很短暂。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用来形容体育赛场再合适不过。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赛场,你永远无法预知如果不抓住眼前的机会,下一次自己是不是状态够好、伤病是不是又找上了门、这块场地上又会涌现出怎样的“后浪”……

赛场高龄“奥运活化石”

凡事总有例外,体坛自然不乏常青树的存在,比如“球迷昏迷11年醒来发现偶像依然在打球”的费德勒。奥运历史上也活跃着一群传奇老将。

讲究技巧和经验的马术赛场历来都是“高龄选手”们活跃的沃土。只要赛马配合默契,一样能和年轻人一起一较高下。

对于一般项目来说,老将们站上赛场则更多的是证明、挑战自己,而非冲击领奖台。

西班牙老将加西亚1993年时曾夺得过世锦赛50公里竞走金牌,如今争夺奖牌对他来说已不现实,不过他说“我热爱这项运动,这是我20多年来坚持参赛的原因,竞走和田径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中。”

在东京奥运会宣布延期后,加西亚表示会再坚持12个月,将奥运会当做自己的谢幕战。坚持二字对一位老将来说谈何容易,邓亚萍曾在节目中向普通观众解释过奥运延期对老将们的冲击:

前不久,本应在今年夏天征战东京的赛艇卫冕冠军兰斯利宣布退役。随着奥运会的推迟,他不得不提前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同样决定的还有丹麦羽坛名将康拉德、我国跳高选手张国伟……

受影响的我国选手

奥运会延期已然对选手造成了冲击,如果取消无疑更加雪上加霜,如加西亚一样的老将必将错过谢幕舞台,而对于正处当打之年的选手更是莫大的遗憾,这遗憾背后可能是十余年的心血与付出。

让我们把视角拉回国内,如果奥运会取消,这些我们熟悉的选手们职业生涯可能会留下怎样的遗憾:

另外深受乒乓球迷喜爱的马龙、丁宁,女排老将颜妮、曾春蕾也可能错过最后一届奥运谢幕战。

截止目前,武藤敏郎表示鉴于疫情在明年可能仍无法平息,将对奥运赛场采取“社交距离”进行讨论。

疫情之下,生命为重,有些事无奈,但必须面对。东京奥运命途多舛的举办之路背后,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运动员也许会因此改变人生,而若干年后,他们都会沉没在记录历史的寥寥数字中。

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等到阴云散去、赛场再见时,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